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究竟“优”在哪里?要做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还应如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百位专家谈中国制度》,特邀百位专家纵论优势、聚焦发展。今天推出:《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显著优势》,解读专家:bat365在线平台登录教授、原党委书记洪银兴。
Q1、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被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是有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那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所有制结构具有哪些优势?
洪银兴: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实际上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能够充分地动员和调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由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促进了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制经济的改革。只有在竞争中间,我们的国有制经济才能发现自己体制的弊端,进行战略性调整。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可以做大国有制经济,又可以做大民营经济,这样就使我们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加。可以看出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制度优势也非常明显。
Q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有着怎样的理论和实践的必然性?
洪银兴: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强调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它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现实中各种生产要素是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的,就要有一种分配方式把它动员起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它对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制度优势也非常明显。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也就提高了劳动效率。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强调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们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初次分配领域就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要在制度上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就像通过政府的力量动员全社会扶贫,这都是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
Q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洪银兴:我认为,第一,政府是经济发展的积极的推动者。第二,政府在创造市场经济运行环境方面,会提出各种激励创新的政策,就像建立各种各样的科技园,为创新提供环境。第三,一些有需要财政保障的公共服务,(政府)它能够提供。就像江苏苏南、苏北一下子都能通上高铁,没有政府的这种强有力的作用,我们的高铁能够搞到这个程度吗?这个不是市场来解决的,都是政府来解决的。
Q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让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基本经济制度的丰富和完善,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为科学、更为有效的指导。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内涵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制度优势?
洪银兴: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市场经济体制,它们属于促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制度安排。它既有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制度优势,又有逐步地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优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实际上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能够充分地动员和调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转自:央广网